Brooks Hyperion GTS 2 實跑心得:穩定型輕量跑鞋的反差魅力
這雙是在上次在Brooks專賣店購買Hyperion Max 2的時候,也順便穿穿看試一下腳感而已,原本是完全沒有在購買清單之中的,但就是因為這個試穿,讓我在店內一度猶豫不決要不要一次就買兩雙算了!
Read More這雙是在上次在Brooks專賣店購買Hyperion Max 2的時候,也順便穿穿看試一下腳感而已,原本是完全沒有在購買清單之中的,但就是因為這個試穿,讓我在店內一度猶豫不決要不要一次就買兩雙算了!
Read More台灣的跑者似乎對於Brooks算是比較陌生,我自己其實也是在2020年購入我自己的第一雙Brooks Hyperion Tempo之後,才開始有持續關注這個品牌,雖然他在台灣是小眾,但對我來說完全不減它那種「只有懂得人才知道它的好」的地位。
本篇文章不會有什麼生硬的參數或是跑鞋規格、材料分析,客觀資料網路上比比皆是,所以以下完全是我個人對於這雙鞋的主觀感受以及他有什麼讓我驚艷之處,鞋子是我自己買的,照片也都是我自己拍攝的。
Read More去年Takumi Sen 8代出來的時候,有去門市試穿過,那時候覺得鞋面薄到不行,鞋帶壓在腳背的勒感好不舒服。後來買了Puma的Deviate Nitro Elite Racer。Puma這雙去年也有開箱寫過心得,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往前翻閱,一樣是落地就半馬的初跑,非常不錯!
Read MorePuma Deviate Nitro Elite Racer! 這個超級長的名字也道盡這雙鞋的定位,Deviate是目前Puma碳板鞋的系列名稱,Nitro就是氮氣中底,Elite Racer顧名思義對應的就是菁英跑者,不過我不是,哈哈哈!
Read More自從Adidas在網路上公開了Boston 10的照片之後,大家是一片譁然!因為從外形設計來看,整個就不是以前Boston的樣貌,可以說整個砍掉重練了!就算Adidas直接給他一個新名字我想也不會有人有意見,這代唯一和Boston還有關聯的,也只剩那個名字了,還是說Adidas怕新系列不好推,乾脆借Boston的名號來用會比較好賣,這也不是不可能。
Read MoreNike Pegasus Turbo 2,這雙顏值高,輕量,厚底,Q彈,全身上下盡是優點的中階跑鞋,唯一缺點,也是最讓人無法忽略的缺點,就是「不耐磨」。在Strava於跑量500K時提醒我後,我就開始尋找它的接替者。偏偏Nike硬是斷了Turbo這個系列,搭配著Alphafly Next%搞出了一雙平價版的Zoom Tempo Next%。
Read More自從Nike的Vaporfly 4%問世之後,在跑鞋內加入碳纖維板似乎變成了一種流行?不得不說運動龍頭老大哥Nike的確是有著最先進的研發能力,不然我們跑者到現在也不會有琳瑯滿目的碳纖維跑鞋可以選擇。
Read More